2016年,被评为《社会学研究》杂志创刊三十年“杰出作者”;
2016年,《社会变迁中的青年问题研究》获得江苏省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;(集体,排名第一)
2015年,《中国独生子女问题研究》获得教育部第七界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;(个人)
2015年,获得“费孝通奖教金”;(个人)
2014年,《中国独生子女问题研究》获得江苏省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;(个人)
2013年,获得“宝钢全国优秀教师奖”;(个人)
2013年,《现代社会调查方法》被评为江苏省“十二五”高等学校本科重点教材(个人);
2012年,论文《独生子女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及其结果》获得“北京陆学艺社会学基金会第二届优秀成果奖”;(个人)
2012年,《社会学研究方法》被评为全国高等教育“十二五”国家级规划教材(个人)
2011年,《社会学研究方法》被评为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(个人)
2011年,《社会学研究方法》被评为“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”(个人)
2008年,《社会调查方法》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(排名1/5)
2007年,《社会调查方法》课程被评为江苏省精品课程;(排名1/5)
2007年,《社会调查方法》课程被评为南京大学精品课程;(排名1/5)
2007年,《现代社会调查方法》被评为“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”(个人);
2007年,《现代社会调查方法》获得南京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(个人);
2007年,《现代社会调查方法》被评为全国高等教育“十一五”国家级规划教材(个人);
2006年,《社会学研究方法》被评为全国高等教育“十一五”国家级规划教材(个人);
2005年,论文“英克尔斯现代人研究的方法论启示”获得江苏省第九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;(个人)
2005年,《社会学应用创新性人才培养与实践》获全国高等院校教学成果二等奖(排名2/5)。
2004年,《社会学应用创新性人才培养与实践》获江苏省教育厅教学成果一等奖(排名2/5);
2003年,被评为全国大学生第八届“挑战杯”优秀指导教师;(个人)
2003年,“独生子女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及其结果”一文获全国第三届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;(个人)
2003年,《社会学研究方法》获得江苏省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;(个人)
2001年,《现代社会调查方法》获得湖北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(著作类)三等奖 ;(个人)
2001年,“独生子女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及其结果”一文获武汉市社会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;(个人)
2000年,被评为华中理工大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;(个人)
1998年,被评为华中理工大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;(个人)
1998年,获得华中理工大学1997-1998学年度教学质量优秀一等奖;(个人)
1998年,被评为华中理工大学“113人才工程”第一层次10名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之一;(个人)
1997年,被评为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;(个人)
1997年,被评为“湖北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”;(个人)
1996年,获得华中理工大学1996年度“华为奖教金”;(个人)
1996年,被评为华中理工大学优秀共产党员;(个人)
1996年,“独生子女家庭的社会特征”一文获《社会学研究》创刊十周年青年优秀论文三等奖;(个人)
1995年,《独生子女:他们的家庭、教育和未来》获首届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(著作类)二等奖;(个人)
1995年,《独生子女:他们的家庭、教育和未来》获湖北省首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省级(著作类)三等奖;(个人)
1993年,获国务院颁发的“政府特殊津贴”;(个人)
1989年,在北京大学荣获“首届光华博士奖学金”;(个人)
1987年,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获“首届严景耀奖学金一等奖”;(个人)
(责任编辑:威展小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