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岛数名复工工人出现高热、剧烈咳嗽、呼吸困难等症状,需排查是否为疑似新冠肺炎聚集性病例。然而经详细检查后发现,他们并没有感染新冠肺炎,导致他们出现症状的罪魁祸首,竟然是消毒水。
原来,他们在清洁办公场所时,将含84消毒液的污水与冲洗厕所的洁厕灵混合,两种液体发生化学反应,造成有害气体氯气大量排放,人吸入有害气体后肺部灼伤,出现上述症状。
实际上,除了易产生有毒气体,“过度消毒”的危害不容小觑。据新华社报道:消毒剂具有腐蚀性,对人体黏膜、皮肤有很强的刺激;残存的消毒剂随雨水进入河流,会对环境造成影响,已有鸟类专家接到多起高速公路入口周边鸟类批量死亡的报告。
“目前不少地方存在过度消毒的问题,哪些场所或情况不宜消毒?”在近期的一次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,有记者提出这个疑问。发言人给出权威答复,各企业应当参照:“不对室外环境开展大规模消毒。雨雪天气不对室外环境进行消毒。不对外环境进行空气消毒。不直接使用消毒剂对人员全身进行喷洒消毒。不对水塘、水库、人工湖等环境投加消毒剂消毒。不在有人的情况下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。”
佛山是制造业大城,当前许多企业复工复产,以上情况值得所有企业警惕。防疫工作确实要重视,但要讲科学、讲章法,不能不达标,但也不能超标,避免过犹不及,弄巧成拙。佛山各级各部门已出台了一系列企业复工防疫指引,企业应严格遵循,落实主体责任,确保安全生产。
近日,在禅城区应急管理局开展的“应急微讲堂”网络直播中,佛山市安全生产专家组专家杨威提醒,复工后,企业容易在人员、物资、管理等环节上出纰漏,导致生产事故发生。无论是全国、全省还是全市的数据都显示,每年的2至3月(复工复产期)正是生产事故频发的阶段。
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压力叠加,确实使今年企业复工复产的任务更加艰巨,但越是在这关键节点,企业越应该打醒十二分精神,扛过这道难关,按规落实防控制度,落实主体责任,确保防疫、生产双安全。科学安全复工,“春天”便不远矣。
(责任编辑:314127396)